-
学院新闻
-
热点新闻
-
关于开展学生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10-13
扎根农村 躬行实践--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在2017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中蝉联一等奖
文章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7-12-25
11月22日,2017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在北京化工大学科学会堂举办。来自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多名领导出席并担任评委,北京25所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学生党员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共建活动《她的美让我爱的深沉——秀美满乡 让我为你歌唱》经过校级申报、答辩等环节,最终在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展示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这是该支部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是北京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增强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一项积极举措。2017年,北京60所高校的1139个学生党支部走出校园,与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用行动奉献社会,用青春践行梦想。大学生党员们犹如散落在京华大地上的星星之火,为乡村、社区、企业带去智慧和力量。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以红色“1+1”活动为契机,积极投身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建设,与怀柔区汤河口镇行政党支部对接共建,三年多来相继开展“搭建沟通文化桥梁、挖掘定位文化经济、精准开展文化扶贫”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助力了当地满乡文化繁荣与经济增长,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立足首都、服务北京新发展。
围绕需求,躬身实践——搭建沟通文化桥梁
位于怀柔北部的汤河口自古便是北方重镇,拥有历史悠久的川满文化,有别具民族特色的村镇院落,APEC会议国际交往的重任让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个钟灵毓秀的地方。14年10月,汤河口镇行政支部辗转联系到学院,希望通过结对子帮助满乡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活动启动前,学生党支部通过多次镇乡探访和村民调研,对汤河口镇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了摸底,并走访川满文化相关领域教授和从业人员,取经求教,初步制定文史传颂、陪同翻译的共建方案。
10月底,学院全部党员在APEC会议志愿服务站点正式上岗服务,活跃在语言翻译、信息咨询、应急救护、媒体服务岗位。为了提高服务水准,党员们集中开展了9期培训,在大家享受假日欢乐的国庆期间,他们已经在怀柔的景区和街头挥洒着光和热,为APEC做实战演练。服务中党员们将之前整理好的汤河口镇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民俗特色等讲解给国际友人,以文化内涵诠释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素养。
点靓汤河,塑美新村——挖掘定位文化经济
执着与付出让党员们收获了中国青年报的详细报道,更收获了对汤河口镇这片大美土地的了解和对川满文化的热爱。为了将会议带来的财富永久的留下来,学生支部党员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就每户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形、从业情形,逐个进行普遍详细的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最终策划开展“点靓”工程活动,充分挖掘定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
美丽乡村“靓”出来。学生支部策划在全镇开展以自然环境生态美、布局优化村庄美、宜居家园庭院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等为评选依据的“美丽乡村”评比活动。活动开展的同时帮助各村引入楹联这种传播千年、雅俗共赏的方式,打造新时代的川满文化。新地村在评比中不仅一举拿下镇里评选优秀,还获得了“京郊楹联第一村”的美名。之后该村开拓以“新农村里亲身然,农家门口品楹联”为主题的乡村特点旅游专线,并在村南山上树立供游人漫步赏景的步道和凉亭,在废弃矿洞养起娃娃鱼,实现了文化旅行的良性互动。
家训家风“靓”出来。汤河口镇一直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传统氛围,学生支部积极建议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举办“家训家风亮出来”主题活动,并深入挖掘和推出一批遵纪守法、崇尚公德、家庭和睦、忠诚互信的先进典型,将民风以实物载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活动之处还开展了“学榜样讲家风诵经典”活动,大力宣传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增强获奖家庭荣誉感,激发村民们向榜样学习的动力,后期各村都建起了家训家风墙,形成村村有文化、户户有景观的新农村民宿之路。
党员承诺“靓”出来。在挖掘文化经济活动过程中,我们多次得到汤河口镇几位建国前老党员的帮助,他们身体力行地帮助我们带动协调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力量。为增强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我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承诺亮出来”活动。通过到老党员家中探访、录制了《汤河口镇建国前老党员回忆录》,将这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带到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我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在聆听了位老党员的光荣事迹后,同学们受益良多,表示越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越是要坚守党员的承诺,应始终葆有一颗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做一名“四进四信”的合格党员。
廉政品行“靓”出来。两支部的良性互动,也积极带动了学院教师党支部,为大力弘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崇高精神,我支部积极带动教师党支部开展“廉政品行亮出来”活动。学院教师支部在职党员20余人共同来到汤河口镇廉政文化公园,举办“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主题教育活动。教师们在参观园中展览时,被一个个铭刻有名言警句的碑座、一座座廉洁奉公模范的雕像所触动,感叹廉洁公正的重要性。之后在廉桥边共同宣誓“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承诺,在承诺书上郑重签署了名字,同时敲响了园内的廉洁警钟。学院党总支强调教师党员要遵守党纪,率先垂范,在教学工作中要为人师表,做有师德、有爱心的好老师,要时刻牢记作为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
着眼长效,惠及乡镇——精准开展文化扶贫
两年多的血肉联系,让学生党员急切地希望为这秀美满乡引吭高歌,带来更实际的效益。经过反复推敲,党支部将目光聚焦在民俗节上,帮助汤河口镇承接了2017“怀柔汤河川满族民俗风情节”。经过为期半年的精心筹备,在端午节完成了为期两天的活动。
经与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多次沟通,党支部邀请到面人郎传人张宝琳、秦派风筝传人罗焕文、北派糖人大师厚贵银等老艺术家们亮相风情节的影绰凉亭内。精心布置的树木与溪路,身着满清服饰的党员,让游客置身于传统文化的剪影之中。体验竞猜游戏、漫步文化展廊、助威八旗龙舟、品尝端午家宴、制作糖人面人、观看传统表演、体验划艇项目、参与夺宝奇兵,让平时静谧的小镇有了勃勃生机,让集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传统文化走进了百姓心里。
整整两天的14个项目,一改游客半天闭幕转战它镇的过往,汤河口镇民俗户在今年的端午节住宿率全部爆满,学院学生党支部打了一场漂亮的文化旅游翻身仗。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共建支部对接以来,通过努力将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夯实了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三年多来,汤河口镇新发展民俗户30多家,并推出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每年招待游客上升到数万人次,村民们栽种的农家菜、生产的特色农副产品,也随着游客数目的增加而升值。如果高校和乡村合作的模式能够推广开来,那么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更具重大意义。外国语学院党支部在今后的日子里,将继续加强在自身建设、服务区域建设、推动优秀中华文化传播的命题上不懈探索,以实际行动为立足首都、服务北京,为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献计献策。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红色“1+1”活动,将活动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的重要实践平台。2017年我校红色“1+1”活动以“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服务首都建设发展”为主题,增强学生党员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北京“四个中心”、“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号召学生党员充分体现先进性,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服务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共有16个学生党支部参与了该项活动,深入京郊农村、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结对共建,学生党建活动呈现出“思想教育深、学习实践强、共建范围广、活动类型多,支部全覆盖、党员全参与”的特点,为学生党员搭建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的党建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