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素养”---法学院学生赴《锦绣中华》展览基地开展通识教育
文章来源:法学院 发布时间:2016-11-23
2016年11月18日,法学院组织本科生开展通识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将地点选在北京恭王府《锦绣中华—传统刺绣技艺精品展》。主讲人为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益铭老师。

学生到达展览基地后,张益铭老师介绍了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湘、蜀、粤四大刺绣工艺。苏绣春秋时期源于姑苏,集品种、造型、画稿、图案、针法、绣法、色彩以至装裱等综合体现,被文人赞为“缩千里于尺幅,绣万趣于指下”;湘绣丝细工精,其线细如发丝,亦称“羊毛细绣”;蜀绣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所达百余种,常见的有滚针、掺针、铺针、晕针等等,针脚整齐、渗色轻柔、虚实结合、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粤绣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光彩夺目,具有西方绘画韵味。此次展览展示了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带来的《达芬奇自画像》、《葡萄少女肖像》和根据郎世宁作品刺绣的《三羊开泰》、《锦春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柳建新带来的《白凤》,蜀绣《花石草虫图》、粤绣《双龙图》等一批优秀刺绣作品。


中华文化教育是法学院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教育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推动非遗保护事业与当代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并且,提高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法学院将持续推进实地通识教育工作,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提高人才的通识素养,将“素养提素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