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热点新闻
关于开展学生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10-13

加油吧!少年!-赵丽红(第一季)

文章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5-05-28  

加油吧!少年!-赵丽红(第一季)

赵丽红,来自劳动经济学院10级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班。二百一十万两千四百分钟,她的大学生活在青春中走过。大学四年,从第一次做志愿者的兴奋快乐,第一次参加实习的激动欣喜,第一次献血的紧张忐忑,第一次为了办某个活动而不眠不休,让她从一个懵懂而稚嫩的小女孩儿,逐步经历了学业、工作、实践、生活等各方面的锻炼,挥洒出了青春的盎然与活力。无数的新尝试,每一分钟的全新改变,最终磨练出了今天的她。

一、冥思苦索 励志笃学

学习总有曲折,但她不走捷径。

迈入大学,赵丽红第一次尝试监督自己学习,寻找适合大学学习的方法。四年前,她以劳动经济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大学后,也曾因不适应大学学习而苦恼过。于是,赵丽红冥思苦索,努力探求大学课业之道。课堂中的全神贯注,图书馆的潜心阅读最终回报了她。大学以来,赵丽红连续四年保持了劳经学院第一名的成绩。她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而学业中的努力最终也给了她满满的收获,她曾获得了第一届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三菱东京UFJ银行奖学金以及市级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

二、上下求索 潜心学术

研究从不简单,但她不惧荆棘。

第一次勇敢尝试学术研究是从行为事件访谈开始的。赵丽红跟随吴冬梅教授走访了农业银行总行、航美集团以及联想总部,取得了鲜活的一手资料。她还跟随边文霞老师编写了《有效沟通》,过程虽艰苦却是弥足珍贵。从第一次设计问卷的毫无头绪、到第一次统计分析得不知如何下手、再到第一次撰写报告的手忙脚乱,无数的第一次与坚持让青春变得清新又厚重起来,诱人的绽放呼之欲出。通过参与学术文化交流、跟随老师进行课题研究,赵丽红积累了经验,发表了《论高等教育供应链节点之企业大学的出现——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以及《六帽思考法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等论文。

三、悉心求索 锐意前行

工作从不轻松,但她不惧辛劳。

进入大学,赵丽红第一次尝试负责多项学生工作。在烙金文化传播中心,赵丽红第一次学习排版编辑、审稿统筹,当第一次看到自己做的报纸分发在同学们手中,她激动万分。在劳经学院学委会,赵丽红第一次传播通识教育讲座心得、结识到了真正的书友,学委会让她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大学。在院外联部的日子,赵丽红从一个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的青涩小女孩逐渐改变,努力探索如何与大家打成一片,再到第一次走出校园与人沟通谈判,最终成功为学院拉来了多项赞助。她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在提升组织协调与社交能力的同时也交到了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工作中的一次次尝试探索让她明白,只有锐意前行、拥有不怕跌倒的勇气,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四、探索躬行 绽放青春

实践向来不易,但她不畏艰难。

来到大学,赵丽红第一次试着踏出校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第一次实习是在北京市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期间赶上HRA举办的“峰回路转新经济 持续发展促转型”年会,她接触了诸多人力资源的前沿思想,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第一次参加共青团举办的“温暖衣冬”活动,她把羽绒服送给了寒冬中穿着单薄棉衣在扫雪的清扫员沈霞。赵丽红希望通过行动让人们感受到了首都北京暖暖的爱。她认为只有用实际行动去反哺社会,才能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而大学的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也让赵丽红印象深刻。看着鲜红的血液流出身体,她似乎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呼唤。让血液融入生命,使每个人的心都更近一些。

附件: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