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风采
-
热点新闻
-
关于开展学生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10-13
加油吧!少年!-车进原(第一季)
文章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5-05-28
加油吧!少年!-车进原(第一季)2009级统计专业学生车进原,可能他与我们很多人的经历都不同,他是一名光荣退役的大学生士兵。
“回想刚进入大学时,我对4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在大一开始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挫折。幸运的是,我是一个习惯于在逆境中成长的人。”在老师和同学们关心帮助下车进源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在过得非常充实的同时他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两次人民奖学金、北京市创意创业大赛三等奖、校运动会1500米长跑第三名,北京市大学生足球邀请赛第二名......随后被学校党组织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在2011年的11月份,在身边的同学们正在为出国、考研还是找工作的忙碌惆怅的时候,他毅然地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两年间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投笔从戎?我都一笑而过——因为冲动。”这种冲动是源于他内心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认为为祖国服兵役是每名适龄男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是爱国情怀最直接得表达方式。在一开始得知征兵的消息那一刻我在潜意识里已经做出了决定。离开学校前的那一夜我是不断地辗转反侧不断畅想在军营里的新生活整夜都无法入眠。”
一、政治思想强,模范作用好
进入部队这个陌生的环境,战友们的社会背景复杂,文化差异较大,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车进源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配合连队思想骨干为他们排忧解难,于是他利用训练间隙和休息时间找他们聊天谈心,通过谈论一些大学里的有趣见闻拉近战友们距离,开导战友们积极面对军营生活。同时在每次训练中都严格要求自己,精神振奋,勇于示范,活跃训练场氛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战友们传播正能量。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部分之前有思想问题的战友纯洁了入伍动机端正了训练态度,很快适应了部队生活走好了军营第一步,而他也最终也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新兵结业考核。
二、永不止步,勇攀高峰
下到连队,车进源很快又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从一名普通的地方青年转变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他所在的中队主要负责看守勤务,很多时候都是背着枪。
“枯燥的站在高墙上注视着监区内风吹草动,但我的内心始终坚持岗楼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执勤一分钟站好60秒,在中队站的1000多班岗中我没有一次被上级录像批评,是中队40名战士中唯一一名拥有“不录金身”的战士。哈哈…”在训练场上车进源从难从严,不断提升自己军事技能,很快成为连队公认的训练尖子。于是在2013年春节过完没多久,他的军旅生涯又翻开了新的篇章:他凭借实力被支队定为特战分队突击队员选派至总队参加比武竞赛河南武将总队组织了特战百日大练兵比武竞赛。在特战的日子里,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身上都要穿着20斤重的作战装备进行生活和训练,每天5点起床,夜里11点睡觉。五公里武装越野、十公里徒手奔袭、300米障碍、400障碍、攀登、搏击、射击……各种极、难、险、重科目应接不暇。集训队坚持每周一会操,每月必考核,不合格必淘汰的原则,他在此期间努力拼搏,经常带伤训练负伤考核。“尤其最后的“魔鬼周”野外拉练最令我刻骨铭心,在新乡辉县太行山深处,采取多课目、高难度、超负荷的方式,组织400名特战队员进行了连续7昼夜、行程380公里,每人每天两包咸菜、两袋压缩饼干、两瓶水,携装30公斤、头顶着烈日还要保持严整的军容在山地徒步行军,坟地宿营、猪圈中进餐、卵石上爬行…”车进源回忆道,“老特战队员曾经说过:‘不经历魔鬼周的特战队员不是合格的特战队员。’其中的苦与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我自己能挺过魔鬼周而骄傲,我为我能成为一名特战队员而自豪,当魔鬼周结束大家返回营地的那一刻战友们都抱在一起痛苦流涕。”
三、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风
在部队的两年中车进源获得了两次“优秀士兵”,两次支队“嘉奖”,一次支队“训练能手”,同时他不断把当代大学生的正能量穿递给身边的战友。如今,脱下军装的车进源把军队的优良作风展现在大学校园中,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从一名武警战士向一名地方大学生的转变。
现今车进源是首经贸在读研究生,带着希望与责任,脚踏人生的更高的起点,相信他在大学校园里谱写出来的,将会是更具热情、智慧、意志和气魄的新篇章!
